(2019)31号
关于举办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贯彻“全教会”、“全本会”和全省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精神,引导青年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根据《湖北文理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实施办法(试行)》(校政发教〔2015〕15号)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开展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有关事项详见赛事方案(附后)。
教务处
2019年4月19日
湖北文理学院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方案
一、竞赛类别
(一)竞赛分为思政组、文史组、理科组、工科组、外语组(英语)五个组别。
(二)根据教育部最新版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置,专业分为12大学科门类: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1.(预留空缺)、12.管理学、13.艺术类。
(三)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五个组别所含学科分别是:
1、思政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2、理科组: 07理学。
3、文史组:包括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502外国语言文学类除外)、06历史学、12管理学、13艺术类。
4、工科组: 08工学、09农学、10医学。
5、外语组: 050201英语。
(四)面向课程:理论类课程、实践类课程
二、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现场答辩三部分组成。
(一)教学设计
1、总体(2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与此相对应的(20个节段)教学PPT,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1。
2、比赛当天选手现场抽签确定的参赛节段的教学设计,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1。
(二)课堂教学
1、此环节规定时间为20分钟。
2、参赛选手面对30名学生(其中15名学生名单由参赛教师提供)、专家评委和观摩者(2018年新进教师必须按组别参加观摩,名单由二级学院提供)进行课堂教学。
3、根据各自参赛课程需要,选手可携带教学模型、挂图、无线鼠标等教具。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1。
(三)现场答辩
1、此环节规定时间为5分钟。
2、参赛者结束课堂教学环节后,现场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要求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1。
(四)注意事项
1、选手的参赛课程不得少于24个理论学时(实验类课程不少于12个学时)。
2、文件中提到的“节段”,特指课堂教学环节20分钟内的教学内容。参赛课程在20章以内的,要求节段覆盖所有章,章可以重复。20章(含)以上的,节段所选章不能重复,即每一章仅能选一个节段。
3、参赛时,参赛者只允许携带教材和一本相配套的工具书,不得携带其它任何参考资料或事先准备竞赛相关内容。
4、竞赛现场提供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和纸张,不提供网络;选手所用计算机均安装了常用办公软件,如需其它专业软件或者教学辅助工具,请在报名表格中备注栏里详细说明。
三、竞赛评分方法
1、竞赛成绩评审采用百分制。分值组成为:总体(20个节段)教学设计及PPT 12分,竞赛抽取节段现场教学设计8分,课堂教学75分,现场答辩5分,总计100分。
2、评审工作实行实名制。选手得分计算办法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数。
四、参赛教师资格
1、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专职教师。
2、最近三年新进教师。
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教学竞赛
(1)近一年内发生过三级以上教学事故;
(2)近一年未承担本科教学任务。
五、竞赛提交材料
(一)纸质材料
1、选手本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2、《湖北文理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推荐表》(附件2)1份。
3、湖北文理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参赛课程20个节段的教学设计汇编本(封面、目录、内容)(附件1)。内容包括:
(1)教学大纲(必须为本校正式编印认可的);
(2)20个学时(45分钟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
(3)与20个学时对应的20个教学节段(特指课堂教学环节20分钟内的教学内容)的PPT(PPT打印每页幻灯片不超过6幅)。
4、汇编本按上述顺序装订成册(A4大小)后提交,一式八份。汇编本中不允许出现相关院系和个人信息,否则不予接收。
(二)电子版材料
1、参赛课程汇编本(PDF格式)。文件名为“汇编本-参赛类别-姓名”如:“汇编本--理科--张三”。
2、“参赛选手信息表”,文件名为“信息表-参赛类别-姓名”,如:“信息表--理科--张三”。
3、“参赛选手节段汇总表”,文件名为“节段目录-参赛类别-姓名”如:“节段目录--理科--张三”。
六、竞赛工作流程
(一)个人申报
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
(二)学院初赛
学院对申请人的基本条件进行审核,并组织初赛,按比例择优确定推荐人选(近三年新进教师各学院必须推荐1名,报送推荐名单时须备注为新进教师),截止时间为2019年5月15日。
(三)学校决赛
决赛时间为2019年5月16日-6月15日,程序为:
1、检录,参赛者只允许携带教材和一本相配套的工具书,不得携带其它任何参考资料。
2、抽签,赛前先抽签确定参赛顺序;比赛当天,选手现场抽签确定参赛节段(参赛节段为选手报名提供的20个节段中某一个)。
3、确认,现场抽签后,当场登记并签字确认。
4、准备,在给定的三小时内,在指定地点完成该节段的教学设计(该节段与前后内容的衔接也要有所体现)和课堂教学演示环节所用PPT,并提交打印稿;选手所携带的教材或工具书中不得事先准备竞赛相关内容。
5、课堂教学,此环节规定时间为20分钟。主要包含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参赛选手面对学生、评委和观摩者进行课堂教学;根据各自参赛课程需要,选手可携带教学模型、挂图、激光笔。
6、现场答辩,此环节规定时间为5分钟。参赛者结束课堂教学环节后,现场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要求思路清晰、观点明确。
七、竞赛奖励办法
1、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次,奖励名额一般不超过参赛人数的40%。
2、教师教学竞赛获奖结果可按学校相关规定应用于教师职称晋升、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
附件:
1、湖北文理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比赛用表
2、湖北文理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推荐表
附件1
湖北文理学院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比
赛
用
表
附件1-1
湖北文理学院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参赛课程汇编本
(封面)
课程名称:
参赛类别: 思政组() 文史组( )
理科组( ) 工科组( ) 外语组( )
参赛选手编号:(该处由教务处写)
年 月 日
附件1-2
教学节段目录(范例)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中基本教学内容共 14章,此教学设计的 20个节段分别选自第1-14章
1、人类遗传病的概述 ………02选自第一章:绪论 /第三节:遗传性疾病概述
2、X染色质的失活 …………06选自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二节:性染色质
3、.决定人类性别的机制 ……10选自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三节:人类性别决定的染色体机制
4、基因组的前世今生………………13选自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基因组
5、人类基因组的序列图谱……17选自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二节:人类基因组
6、延迟显性遗传…………20选自第四章:单基因遗传病 /第二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7、隔代遗传 ………………24选自第四章:单基因遗传病 /第四节:伴性遗传病
8、酒精耐受差异的遗传机制 ………28选自第五章:多基因遗传病与生态遗传学 /第三节:生态遗传学
9、乳糖不耐受的遗传机制 ……32选自第五章:多基因遗传病与生态遗传学 /第三节:生态遗传学
10、线粒体的阈值效应 ………………36选自第六章:线粒体遗传病 /第二节:常见线粒体遗传病
11、唐氏综合征………………40选自第七章:染色体病 /第四节:临床上常见的染色体病
12、近亲婚配(一)……44选自第八章:群体遗传学 /第二节: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
13、分子病……………………………………47选自第九章:人类生化遗传病 /第一节:分子病
14、酶蛋白病……………………………………………51选自第九章:人类生化遗传病 /第二节:酶蛋白病
15、异常药物反应的遗传基础 ……………… 55选自第十章:药物遗传学 /第二节:异常药物反应的遗传基础
16、表观遗传学………………………………………58选自第十一章:表观遗传学 /第一节:表观遗传学概述
17、遗传病的基因诊断 ……………61选自第十二章:遗传病的诊断 /第四节:遗传病的基因诊断
18、近亲婚配(二)………………………64选自第十三章:遗传病的预防 /第一节:遗传咨询
19、孕妇的高龄对遗传病发病的影响 ………67选自第十三章:遗传病的预防 /第一节:遗传咨询
20、遗传病的基因治疗……………71选自第十四章:遗传病的治疗 /第四节:基因治疗
附件1-3
总体(20个学时)教学设计及(20个节段)PPT评分表
(思政组、文史组、理科组、工科组、外语组)
参赛选手编号: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 |
得分 |
总体(20个节段)教学设计和PPT 12分 |
参赛课程不少于24个理论学时 |
1 |
|
参赛课程在20章以内的,教学设计内容必须全覆盖;20(含20个)章以上的,教学设计内容必须属于不同的章 |
1 |
|
符合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明确,反映学科前沿,内容充实,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强 |
3 |
|
教学过程组织合理,方法手段运用恰当有效 |
2 |
|
文字表达准确、简洁,阐述清晰 |
1 |
|
PPT设计规范、明晰、大方,具有学术性、教育性、针对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创新性 |
4 |
|
评委签名 |
|
合计得分 |
|
附件1-4
现场教学设计评分表
(思政组、文史组、理科组、工科组)
参赛选手编号: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 |
得分 |
教学设计方案8分 |
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
1 |
|
符合教学大纲,内容充实,反映学科前沿 |
2 |
|
准确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强 |
2 |
|
教学过程组织合理,方法手段运用恰当有效 |
2 |
|
文字表达准确、简洁,阐述清晰 |
1 |
|
评委签名 |
|
合计得分 |
|
附件1-5
现场教学设计评分表
(外语组)
参赛选手编号: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 |
得分 |
教学设计 8分 |
符合教学大纲,内容充实,反映学科前沿 |
1 |
|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
1 |
|
准确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强 |
2 |
|
教学过程组织合理,方法手段运用恰当有效 |
2 |
|
文字表达准确、简洁,阐述清晰 |
2 |
|
评委签名 |
|
合计得分 |
|
附件1-6
课堂教学评分表
(思政组)
参赛选手编号: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 |
得分 |
课堂 教学 75分 |
教学内容35分 |
遵循大纲的基本精神,观点正确,讲授精准,教学目标明确 |
10 |
|
教学内容科学完整,基本理论阐释清楚,基本事实论述准确,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0 |
|
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自觉回应错误思想观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教学素材多样,鲜活生动,具有针对性和亲和力 |
8 |
|
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内容承前启后,循序渐进 |
7 |
|
教学组织20分 |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教学方法运用灵活、恰当,教学设计方案体现完整 |
6 |
|
启发性强,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互动效果好 |
6 |
|
教学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 |
3 |
|
熟练、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具等教学媒体和手段 |
3 |
|
板书设计合理、工整、美观、规范,逻辑清晰 |
2 |
|
语言与教态10分 |
普通话讲课,语言清晰、准确、生动 |
4 |
|
肢体语言运用合理、恰当 |
4 |
|
教态仪表自然得体,精神饱满,亲和力强 |
2 |
|
教学效果10分 |
注重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5 |
|
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特色鲜明、风格突出 |
2 |
|
感染力强、教学效果好 |
3 |
|
评委签名 |
|
得分 |
|
附件1-7
课堂教学评分表
(文史组、理科组、工科组)
参赛选手编号: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 |
得分 |
课堂教学75分 |
教学内容25分 |
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 |
5 |
|
注重科学性,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渗透专业思想,为教学目标服务 |
8 |
|
注重学术性,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 |
3 |
|
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内容承前启后,循序渐进 |
9 |
|
教学组织30分 |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教学方法运用灵活、恰当,教学设计方案体现完整 |
10 |
|
启发性强,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互动效果好 |
10 |
|
教学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 |
3 |
|
熟练、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具等教学媒体和手段 |
3 |
|
板书设计合理、工整、美观、规范,逻辑清晰 |
4 |
|
语言与教态10分 |
普通话讲课,语言清晰、准确、生动 |
4 |
|
肢体语言运用合理、恰当 |
4 |
|
教态仪表自然得体,精神饱满,亲和力强 |
2 |
|
教学效果10分 |
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特色鲜明、风格突出 |
5 |
|
感染力强、教学效果好 |
5 |
|
评委签名 |
|
合计得分 |
|
附件1-8
课堂教学评分表
(外语组)
参赛选手编号: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 |
得分 |
课堂教学75分 |
教学内容25分 |
教学内容充实,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 |
8 |
|
注重学科特点,渗透专业思想,为教学目标服务 |
5 |
|
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信息量大,内容承前启后,循序渐进 |
12 |
|
教学组织20分 |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教学方法运用灵活、恰当,教学设计方案体现完整,课堂应变能力强 |
10 |
|
启发性强,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互动效果好 |
5 |
|
熟练、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
3 |
|
板书设计合理、工整、美观、规范,逻辑清晰 |
2 |
|
语言与教态25分 |
语言准确、生动,语音、语调清晰标准 |
20 |
|
肢体语言运用合理、 自然 |
3 |
|
着装整洁得体,精神饱满,有亲和力 |
2 |
|
教学效果5分 |
教学理念先进, 风格突出、感染力强 |
5 |
|
评委签名 |
|
合计 得分 |
|
附件1-9
现场答辩评分表
(思政组、文史组、理科组、工科组、外语组)
参赛选手编号:
项目 |
评测要求 |
分值 |
得分 |
现场答辩 5分 |
专家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提出关于课程和教学的相关问题,参赛选手进行答辩,要求选手答辩过程中思路清晰、观点明确 |
5 |
|
评委签名 |
|
合计得分 |
|
附件2:
湖北文理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推荐表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贴 照 片 |
职称 |
|
学历 |
|
学位 |
|
毕业学校 |
|
参加工作时间 |
|
所在学院 |
|
身份证号 |
|
联系电话 |
(长号) (短号) |
参赛学科类别 |
思政( ) 文史( ) 理科( ) 工科( ) 外语( ) |
学习工作简历 (大学开始) |
|
近三年主讲课程和教学获奖情况 |
|
其他说明 |
(竞赛选手特殊需求说明,譬如对于计算机软件的特殊需求,教具等的需要) |
所在学院 推荐意见 |
领导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