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 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 教学成果
获奖信息
时间: 2019-3-15
成果名称:医教协同,质量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单 位:医学院
成 员:李君、毛春、孙维权、廖诗英、张文静
成果科类:医学
获奖等级:一等奖
成果简介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1、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设计了通识-基础-临床-实践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
2、构建了 “知识、能力、素养、创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3、实施了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精品课堂策略。
4、构建了专业预警与学业预警的数据检测体系,建立了完善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医学教育承载着培养医学卫生人才的重任,该成果针对省、外新建地方本科医学院(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薄弱、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不畅、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面临的实际问题,依托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建地方本科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研究与实践”和校级教研项目研究与实践,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构建了新建地方本科临床医学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在医学教育规范办学、保障质量、深化改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临床医学人才实践应用、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1)设计了通识-基础-临床-实践创新协同育人、医学人文全程融通的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基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知识、能力、素养、创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保障医学教育质量,课外实践创新和医学人文素质课程五年全程贯通医学教育。出版《医学人文素质》教材1部,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及实验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胜奖9项。
(2)实施了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协同的精品课堂策略。通过3年的精品课堂教学质量管理,评选出23名院级精品课教师。获校级教学标兵2人,校级教学质量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人,全国基础医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优秀奖1人,湖北省移动课堂大赛三等奖1人,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4人,新近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3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1人,高等学校医学类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1人; 2018优秀教案一等奖1人,三等奖1人。
(3)探索了教学研究改革协同新建专业(系)发展的教学关键资源体系。在2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级教研项目、6项校级教研教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中,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湖北文理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地方本科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研究与实践》等论文20篇。近4年共获批临床医学校级特色和品牌专业项目各1项,校级教研项目29项,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项、 立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项、校级精品课程16项、课程改革项目7项,实践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批教学团队4个,参编出版普通高校十三五规划教材10部。 出版及立项特色教材3部,验收立体化教材4部。
(4)建立了临床医学理论-实验-实训-实习协同保障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涉及教学规划与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与运行管理、学籍学位管理、实验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督导与质量监控、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等方面。通过校企地合作办学,依托全国三甲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直属附属医院)、枣阳市第一医院和谷城县人民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襄阳市王府、檀溪和中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基地同质化管理,协同培养临床医学应用型医学人才,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得到提升。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三等奖4项,单项奖第1名3人, 湖北省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三等奖4项。
(5)构建了专业预警与学业预警协同的质量保障数据检测体系。通过临床医学专业年度质量报告、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日常办学状态达标水平动态监控、每学期学生学业清理、考试不及格率分析、师生教学信息反馈会、人才培养问卷调查、临床教育专家外部质量审核评估等,实时掌握医学教育办学动态,分析专业发展中生师比低于国家标准、教师教学方法较陈旧、实验教学资源不足、学生管理模式不稳定、小班授课率低等为制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临床医学专业持续性改进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1)学生培养质量好,社会认可度高。4届临床医学毕业生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均在96%以上,硕士研究生平均考取率19.7%, 位居全校前列。专业影响力大,近3年校内要求转入临床医学专业人数位居全校之首,麦克斯毕业生调查报告显示,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位居全校第二。
(2)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近4年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4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8项,校级36项, 首届2015级临床医学毕业生许珍珍获襄阳市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奖;获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9项,其中省级三等奖1项,校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三等奖4项、优胜奖4项, 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
(3)专业办学产生一定社会影响力。成果分别在全校专业建设经验交流会和教学督导会议上作报告; 新增学士学位评估经验被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与数学学院借鉴,教学质量管理及精品课堂经验被机械工程学院借鉴学习;三峡大学医学院、长江大学医学院、 山东聊城大学医学院领导前来考察交流。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厉岩、程光文教授等对医学院临床医学优良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给予高度评价: 专业定位准确,建设措施得力,呈现一定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合理,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质量有保障,学生培养质量较高。医学院已进入世界医学院校名录, 在中国医学院校名录中学术水平为D+,位居省内医学院校中等水平。
(4)成果改进力度大,实施效果好。 成果在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理顺医学教育管理体制、 增加人才引进力度及对医学教育投入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有助于学校医学教育政策制定和落实。医学教育专家、办学顾问文历阳教授组织专家组进行了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历时5年,通过探索与实践, 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设计了通识-基础-临床-实践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了 “知识、能力、素养、创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了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 建立教学各阶段、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了教学资源建设,构建了专业预警与学业预警的数据检测体系,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 成果实践时间长,实践效果好, 有效提升了学生质量,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加强。成果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成果内容和水平得到省内外同行的认可,有推广应用价值。
四、问题和不足
教育质量保障及持续性问题改进永无止境。 成果中发现的制约医学教育质量的师资队伍不足和实验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不足问题仍然存在, 需要各级部门协同配合助力解决。如何结合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方向和特点, 建立符合新版《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2016版》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达到医学教育发展目标将是下一步研究的着力点。
代表性获奖照片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获奖证书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获奖证书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获奖证书
社会影响及媒体报道
麦克斯毕业生培养质量报告
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入选世界医学院校名录